所谓绿色校园,并不是单单看校园种了多少棵树,或回收了多少垃圾。真正的绿色校园,是必须将环保意识与行动贯彻于学校的日常运作、管理和教育,例如节能减碳、绿化环境、减少废弃物等。
时下许多家长和幼儿园,都对孩子认得多少字和掌握多少加减乘除而感到自豪,似乎孩子懂得越多,就表示孩子越聪明。
然而,自豪的背后,会不会存在着孩子超前学习的问题?而如果超前学习,这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来说会是好事吗?
育才小学现址雄伟壮观,创校百年培育无数良才。
百年前简陋的四合院式校舍,经过扩建已变成如今宏伟的教学大楼。右起为赖良华和张明宣。
报道/林彩洁 摄影/丁祖兴、刘剑英
怡保育才走过一世纪,历经无数风雨,战乱动荡、停办和教育改制,华教先贤披荆斩棘捍卫民族教育,守住华教堡垒,庇护育才苗儿茁壮成长,发展成如今辉煌的华小、华中和独中三校,携手谱写育才下一个百年新篇章。
育才扎根110年,其百年史迹反映了马来西亚华教从小学到高中,从侨民教育到公民教育再从改制到复兴的完整发展过程,也是我国华教奋斗史的缩影。
叻思华小书法班的学生对《学府风光》展现自己的墨宝,并与师长们合影。后排左六起为林美菁、董事长黄泽桂、黄凯峰、黄爱丽及学生事务副校长黄燕媚。
书法课室后方张贴了学生及老师们的作品。
“海上花”海事博物馆。
马六甲艺术博物馆
历史及民族博物馆
报道:范纯玮
年终学校假期很快就来到,马六甲博物馆机构今年强打“马六甲必访的8间博物馆”,邀请国内外游客来甲观光时,别错过赴一场温故知新的知识旅程!
新山留台同学会成员,每年都为赴台升学的学生送行。
报道/蔡慧春 摄影/林添喜(部分照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走过才知道当中的艰辛!
肩负起协助留台生顺利到台湾升学及完成学业的使命,新山留台同学会清寒助学金成立至今40年左右,每年不间断为赴台升学或大马留台在籍学生雪中送炭或解燃眉之急。
在现今功利社会里,该同学会彰显了人与人之间的“不是只有亲情才会给予关怀与支助”的浓情,也贯彻了互助精神。
“我们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有升学机会,因为受教育是脱离清寒家庭的方式。”星洲日报《大柔佛》社区报得知,本着这个理念,新山留台同学会自1976年成立后,就推动设立清寒助学金,尽管内容不多,但足以让承担不起飞机票费用赴台的清寒子弟,应付燃眉之急。
谁有困难就帮谁
除此之外,该同学会也从不设限于仅拨款给申请者,而是往往在一听到有哪位在籍留台生面对经济困难,该同学会成员就会主动关注与关心,甚至远赴台湾了解实情,并雪中送炭,帮助对方渡过难关。
许多年下来,受惠的学生也陆续踏出社会工作,抱持感恩的心态,重回新山留台同学会服务,有力出力;也有的有钱出钱,支助学弟妹完成学业,这样的良性循环,一直到现在还在运作中。
黄慈颖在ASWARA的本科毕业艺考。
哈丝娜表示,大马特殊教育发展多年来停滞不前,若再不提升早期疗育计划,我国就要为未来庞大的特殊成人群做准备。
换了政府的新马来西亚,人民对许多方面都有新的期许,包括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全国儿童早期疗育执委会发了一封公开信,列出我国特殊儿童面对教育与服务上的主要缺口。 10月中举行的“2018年特殊教育研讨会”也探讨了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裹足不前。特殊教育工作者都希望新政府可以正视特殊儿童的需求,让他们可以在广受接纳的环境下开心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