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入围2019年全球教师奖50强 热忱博士奉献特殊生

放弃教育部及大学讲师的工作,莫哈末凯鲁安努亚甘与特殊学生处在一起,把他所拥有的知识运用在学生身上。

报道/萧靖恩(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拥有高学历、高职位并不代表人生绝对圆满!入围2019年全球教师奖50强的特殊教育教师莫哈末凯鲁安努亚,拥有博士学位、曾任教育部特殊教育局副局长,但无阻他想要留在中学教导特殊学生的信念。
“如果我继续待在教育部工作,或只是在大学担任讲师,这样的人生对我来说仿佛不完整,我希望经常与学生在一起。”
由国际教育组织瓦尔基基金(Varkey Foundation)举办的年度全球教师奖,今年接获来自全球179个国家超过1万份提名,莫哈末凯鲁安努亚是唯一入选50强的大马人。得奖人将能获得100万令吉的奖金。
40岁的莫哈末凯鲁安努亚来自柔佛丰盛港兴楼,在士姑来大学城国中二校担任特殊教育副校长,至今在教育界工作近20年,大半部份时间都献给了特殊学生。
设计出“融合教育模式”
他也因为与特殊学生长时间接触后,了解到他们真正的需求,进而利用他的知识,为特殊学生设计出“融合教育模式(Inclusion Module)”,更获得教育部的认可。
身为知识分子,莫哈末凯鲁安努亚选择与他人不一样的路,也许会有许多人好奇,他为何不到大专学府担任全职讲师,或是继续在教育部工作。
莫哈末凯鲁安努亚对《星洲日报》说,“我想是因为热忱吧!在大学教书只是一种选择,但我的选择是到学校教书,能够把我所学的知识运用在学生身上,能够与特殊学生在一起。”
他是一名特约大学讲师,不定期进入大学执教,主要负责教导新教师。他多次到多国出席特殊教育研讨会,名下出版的文学及学术文章作品多达25篇。他中学毕业后,考取特殊教育文凭,2000年进入新山伊丽莎白公主特殊学校执教。


莫哈末凯鲁安努亚(右二)教导学生上烘培课,学习制作包点。


莫哈末凯鲁安努亚乐于在中学执教,并坦言一切都是因为热忱才会做此决定。

下乡区宣导特殊教育
莫哈末凯鲁安努亚推行“提前介入(Early Intervention)”计划,进入偏远乡区拜访家中有特殊孩子,却没有被送去上学的家庭。他认为,亲自进入乡区向村民宣导特殊教育的重要性,更为有效,因乡区内尚有许多年长人士没有使用社交媒体。
利用再循环物品制作教材
他所接触的特殊学生,包括患有失明、听障、唐氏综合症、自闭症、过动、学习障碍等,而在当时的教育体系下,没有特别课程规范教导特殊学生,因此令他萌生继续深造的念头,希望能设法改善特殊学生面对的困境。
莫哈末凯鲁说,当时许多学校不愿意录取特殊学生,他取得学士学位后再回到中学执教,并献议在校内设立学前教育班。他表示,在缺乏教学设备及资源的情况下,他必须利用再循环物品制作成教材。他也为视障学生引入盲文教科书及压花图表教学。
他考取硕士及博士学位时,分别以融合教育及融合课室的合作教学(Co-Teaching)为毕业论文主题,探讨协助教师在同一间课室内同时教导普通学生及特殊学生。
推“融合教育”与普通生同学习
莫哈末凯鲁安努亚提出的“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模式,已被纳入《2013至2025年国家教育发展大蓝图》,并强调特殊学生可与普通学生在同一间课室共同学习,但教师愿意调整及改变,并与家长合作及推行“个别化教育方案(Individual Education Plan,简称iep)”。
目前他已培训12位学生继续深造,包括失明及患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如今已成为教师及歌手,也有学生考取博士学位。他透露,现今尚有特殊孩子不被学校接纳的,所以他计划在新山区开设特
殊教育中心,该中心预计可容纳20位至35位学生,首个月的运作费用必须筹集至少6万令吉,平均每个月开销为1万8000令吉,目前尚缺乏资金。
 

资讯链接

Copyright © 2019 Sin Chew Media Corporation Berhad (98702-V).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联络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