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溧玹、黄睿宝(北京清华大学新闻系学生)
关于北京升学,关于独中毕业生,许多人已经听过太多。但这幅拼图总是缺了一角,那些到北京升学的友族同胞的故事甚少被诉说。比起大部分母语为中文的留华学子,不同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的更是增加了他们升学路上的阻力。
语言不通为他们眼中的这座城市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宗教信仰不同为融入当地社群增加了难度。一路上磕磕绊绊、跌跌撞撞,不禁让人好奇:他们后悔吗?
这是一篇穆斯林学生在北京的故事,也是一篇关于勇气与寻觅的故事。
李成瑞在北京。从最初的不适应到后来的包容,让李成瑞决定继续在北京语言大学深造,修读中文研究生课程。(图片来源:受访者)
李成瑞 用包容的心 換真誠回應
Ahmad Qardhawi如同许多理科优秀生一样梦想着当一位医生。SPM放榜之后,成绩优异的他距离自己当医生的梦想更进一步,但他仍然想要积极探索人生选项。看着教育部发布的出国留学资讯,他想:要不试试申请吧?反正也不一定能选上。不久,他接到了教育部的电话。“您好,请问您是否有意愿到中国留学修读中文,并在毕业后回到国小服务呢?别担心,教育部会支付你的学费。”
即使对中国的了解不深,从来没有学习过中文,但能够取得奖学金升学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家人的经济负担。因此几乎没有太多的纠结,父母为到中国升学这件事一锤定音,他准备接受奖学金到北京语言大学去修读对外汉语系。
但是他内心还是感到不甘,或许不肯放弃自己的医生梦,或许是对陌生的国度感到彷徨,他在出发到中国的行李箱中塞进了一本本理科的书籍,好似这样就能为他自己留一条后路。
临行前,他给自己取了一个读起来和大马羽球运动员李宗伟(Lee Chong Wei)相像的中文名──李成瑞。带着崭新的身分,他踏上了征程。
北京的秋天,身穿毕业袍的李成瑞 。(图片提供:受访者)
无法沟通感不安
在北京语言大学(以下简称为北语)的马来学生群体中,李成瑞是特立独行的。据他所说,他很少活跃在马来社交圈中,只因他觉得跨出自己的舒适圈才能快速成长,但是这样的想法却不为同乡所理解,因此常常被戏称为“怪咖”。不仅是社交圈,不谙中文的他到了北语后,与当地人的唯一共同语言就只有肢体语言。他犹如误入鸡群的鹤,不仅在学习与出行上,就连在宿舍生活中他也无法用自己熟悉的语言与泰国室友沟通。只因对方仅谙泰语,而他只会英文和马来文,他们之间唯一的沟通管道就是中文。这样语言不通的环境都让初来乍到的成瑞感到不安。
“我点外卖的时候都看不懂App上的菜名,所以我和几位穆斯林朋友聚在一起,我们大家一起猜哪一些是没有猪肉的。一串复杂的菜名我们都看不懂,但是只要有‘鱼’和 ‘鸡’这样的安全词我们就会点。”成瑞笑着说。在陌生的环境中,他唯一庆幸的是,比起需要佩戴头巾的女性穆斯林与非黄种人,当年皮肤白皙的他不会因为自己的特出而感到不自在。
但是生活习惯上的巨大变化还是让他在北京郁郁寡欢。在北京这座陌生的大都市里,唯有熟悉的书页才能带给他内心的平静。他一次次地翻开带来的理科书籍,但是强度大的课业压力与陌生的环境下,他不可避免地陷入抑郁和自卑中。
当他感觉自己快要撑不住时,门外传来阵阵祷告声。他知道,这并非他熟悉的伊斯兰经文,奇怪的是,他却从中感到前所未有的安宁。
开放态度参与活动
包容和开放的心态让这位穆斯林融入到其他群体当中,在那里,他与同学一起参与各种活动,一同分享在北京生活酸甜苦辣。但是这并非表示他背叛了自己的宗教与信仰。
“所以从那个时候起,我每周五就去清真寺祷告,周日就去参加同学的活动。”
直到现在,已经本科毕业多年的李成瑞还是无法想像,在自己的生命中还会有这样不同寻常的体验。可能正因为他包容了不同的文化与宗教,所以这座城市也就包容了他的不安与焦躁。
林乐曦在清华大学主校门前拍照 。(图片来源:受访者)
林樂曦 受同學激勵 變得更好學
清华大学的校区太大,不会骑脚车的林乐曦只能够选择步行。她不是没有想过学骑车,她还为此特意买了一辆脚车,无奈,她总是学不会。
“全部人都看着我跌倒,我觉得很羞耻,他们内心一定在想 ‘哟长这么大还不会骑车’” ,乐曦说,虽然身边的人总是告诉她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但是身为女性穆斯林,她所佩戴的头巾,注定让走在北京街头的她显得特别,觉得自己像是艺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被别人注视。
她不喜欢这样,这种与外界环境格格不入的感觉很不好受,但她不得不妥协。“你要谨记,在中国你就不是多数了,身为少数群体就要学会适应环境。” 她提醒自己。
不懂得中文也让她短暂的留京生活举步维艰,虽然她所修读的汉语进修课程上的同学都是国际生,但是他们都并非穆斯林,不吃猪肉不能饮酒的教条导致每一次的聚会中她都不能尽兴。但是身为群体中的少数,她不能任性地要求其他人迁就个人的宗教信仰。
清华大学的校区太大,不会骑脚车的林乐曦只能够选择步行。她不是没有想过学骑车,她还为此特意买了一辆脚车,无奈,她总是学不会。
“全部人都看着我跌倒,我觉得很羞耻,他们内心一定在想 ‘哟长这么大还不会骑车’” ,乐曦说,虽然身边的人总是告诉她不必在意别人的眼光,但是身为女性穆斯林,她所佩戴的头巾,注定让走在北京街头的她显得特别,觉得自己像是艺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被别人注视。
她不喜欢这样,这种与外界环境格格不入的感觉很不好受,但她不得不妥协。“你要谨记,在中国你就不是多数了,身为少数群体就要学会适应环境。” 她提醒自己。
不懂得中文也让她短暂的留京生活举步维艰,虽然她所修读的汉语进修课程上的同学都是国际生,但是他们都并非穆斯林,不吃猪肉不能饮酒的教条导致每一次的聚会中她都不能尽兴。但是身为群体中的少数,她不能任性地要求其他人迁就个人的宗教信仰。
在清华大学,她几乎每天只能到唯一的清真食堂去用餐,如果真的想要换换口味,就会到其他食堂去点海鲜类菜品,但是语言不通还是给她带来很大的困扰。无论是食堂阿姨的使用语言,还是档口上的菜单,都是全中文的。这让她不可避免地习惯性依赖手机上的翻译软件,就连买奶茶,她也要在脑中预演点奶茶的情况,反复练习中文发音。
林乐曦和班上同学。 (图片来源:受访者)
清华求学让履历加分
对乐曦而言,在北京上学的时光难熬,却也收获满满。最初,她申请到中国进修汉语,是因为她的本科专业与供应链管理相关,她觉得中国既是世界最大经济体,能够到中国升学一定会让她的履历加分。
“坦白说,我觉得能在现在的公司工作,是因为我有那一年的清华经历。”对她而言,到中国去的动力不是毫无来由的,除了“体验文化”、“看看世界”这样的理由,她比别人多了一个现实层面的考虑。
与马来西亚的慢步调不相同,北京周围的同学都在埋头苦干,悬梁刺股般的学习,老师的上课节奏也非常快,而且对学生有非常高的期待和标准。在马来西亚上课的时候,她仍然有闲暇的时间看看韩剧、出门逛街,学习和生活有较大的弹性,但是在北京,同辈压力和师长期待让她把她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学习。
最难熬的时候,她甚至连“加油”,“努力”这样的单词都听不了,一听见这样的词压力就会飙高。
这也可能与她的性格有关。她的名字Nur Zakiah象征聪明的光束,但是比起被夸赞为有智慧,她更看重快乐,想要成为那个能够散播快乐的光。因此她沿用了中国祖母的姓氏 “林” ,让好友为她取了 “乐曦” 这个名字,将自己的愿望寄托在名字上。
虽然在北京的生活压力大,但同时她又为中国学习环境的那种拼搏态度而折服。她很好奇,究竟是为什么让他们产生这种拼劲,是竞争的社会环境?她抱着这个疑问,向周围的中国同学提问,得到的回答,却让她感到意外:“如果我们不这么做,那么中国今天就不会这么强大。”
这样的拼搏精神在她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让她在北京期间一直不断地探索自己的学习极限。与一些想要享受留学生活到处玩乐的同学不同,她奋发向上,想要在学业成绩上证明自己。但是如果硬要说的话,其实就连她自己,也说不清这样是不是一定利大于弊。
“要看你的个人的选择吧。” 她说道。
阿琦拉在北大校园中。(图片来源:受访者)
阿琦拉 爲北大轉系 友誼是能量
“我从来没有想过能够考上北大,也没有想过会选修国际关系。”北京大学的阿琦拉说到,曾经修读生物工程高级文凭课程(Diploma)的她最初选择来到中国,不是因为马来西亚政府奖学金,而是受到了当时在北京留学的姐姐影响。因此,与其他人磕磕绊绊的开始不同,她来到中国时有姐姐帮她打点,省下不少麻烦。
从汉语预科班毕业后,她当时的理想科系其实仍然是自己曾经修读的生物工程,在申请表上她填了3所院校,“北京大学”只是她碰碰运气的一个选项。没想到幸运选中了她。没有过多的考虑,北大优良的校风与口碑让她决定转换跑道,到北大修读社会科学类的国际关系学科。虽然她有时会对自己的“叛变”感到可惜,但是转念一想,觉得跨学科优势会在将来为她拓展更多的工作机会。
“也许以后可以到与生物工程相关的国际组织工作也不一定。”阿琦拉是这样想的。
努力克服语言障碍
然而,北大的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要使用第三语言与母语为中文的佼佼者竞争让她备感压力,也让向来是资优生的她感到很挫败。有时甚至会想说:要不就放弃吧?但回看一路走来的辛苦付出,她不甘心,不想要就此前所付出的努力付诸东流。所以她咬牙坚持下来。
阿琦拉与同学出席北大开学典礼。(图片来源:受访者)
上课听不懂老师的口音,就坐在第一排向老师提问;老师说的历史事件和国际关系概念没有听过,她就会去问同班的中国同学;课堂报告大家的内容很多语速很快,她就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中文发音与语速……
她需要面对比别人更大的语言障碍,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很多时候,最后的结果和成绩却还是比不上同辈。虽偶尔会感到挫败,但她还是觉得一切都值得。
学习中文,让她在找工作的时候更有优势。在北京学习,让她接触到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机会。只可惜,现在因疫情的缘故,她无法到北京上课,但也因为优秀的中文能力获得了在爱奇艺担任翻译实习生的机会。
比同龄人花更长时间
阿琦拉入学时必须修读两年的汉语预科,因此她需要比按部就班的同龄人花上更长的时间才能拿到本科学位。当她看见周围的朋友已经开始投入职场工作,随之而来的年龄和就业焦虑席卷了她。为了尽快毕业,她必须摒除一些如疫情休学和间隔年(Gap Year)等这样的选项。她因为留学而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但是也因为留学而不得不排除一些可能。
友谊所带来的快乐是留京生活中的小确幸。阿琦拉说:“如果没有朋友,我可能早就放弃了。”,因为有一群与她一起努力奋斗的朋友,她才能坚持下去。但是她的留学的经历并不都是美好的,正如外国的月亮不一定圆,交往的朋友也不一定真诚相待。她也与许多人一样,或多或少都与朋友产生了摩擦,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她学会与那些价值观不合的朋友渐行渐远,与那些真诚的朋友互相扶持,互相鼓励。
未來與人生選擇
李成瑞在北京时最喜欢与友人一同出门逛逛,探索城市。对他而言,获取清真食品不是问题,他觉得北京地区还是有很多美味的清真食品可供选择。如果遇到很想吃的街边小吃和必吃的一些著名美食,他就会看食材是什么以判断是否适合食用。
成瑞认为,如果有穆斯林因为非清真认证或其他因素而觉得很在意,心里不舒服,那就不要吃,这是他“吃饭不疑,疑饭不吃”的北京生存法则。
每周的周五晚上或是周六晚上是他的嗨皮夜,他会和中国友人一起去唱卡拉OK,在K歌房中,他最喜欢唱的歌是光良的〈童话〉。
北京的生活带给李成瑞很大的收获,但他一直到毕业时仍然对父母心怀芥蒂,觉得这不是他的选择,是父母决策。因此在毕业典礼那天,他第一次当了逃兵。
缺席毕业礼逃到泰山
他没有出席自己的毕业典礼,独自一人来到了“天下第一山”山东泰山。
他感受到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看到了神奇秀丽的景色,听到了这片土地的声音,听懂了千年以前杜甫、李白、司马相如等诗人的失意与抱负。那一刻,他好像突然释怀了。
在离开北京前往机场的路上,放下执念的他终于可以打从心底去拥抱那个18岁少年的选择。当时与他关系亲近的舍管阿姨劝告他,如果有机会就要继续深造,他意外地没有多少抵触情绪,听了进去。
兜兜转转,他又走上了那条曾埋怨过的道路。现在的他继续在北京语言大学深造,修读中文研究生课程。不同的是,这一次是他的选择。
现在,他一边线上修读研究生课程,一边在马来西亚国民小学执教。他发现,或许因为国民小学的中文是选修课,很多学生只是抱着“只想要认识中文”的心情上课,在学习中文这一门艰涩的语言中遇到困难就会打退堂鼓,让他有种难以言说的失望。
若欲赴华求学立场要坚定
“马来西亚有三大民族,学习语言可以让我们更了解彼此的文化,更加团结。” 正视语言的力量,这是他希望学生能够理解的。
最后,他想对那些正在迷茫,但是有到中国留学意向的非华裔后辈说:“如果到中国升学是你想要的,那就去吧;但如果你已经明确了自己的方向,认为到中国升学对未来帮助不大,那无论父母对你的选择持有什么的立场,你还是要坚定自己的选择。”
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到北京升学的林乐曦和阿琦拉也一样,她们希望后辈能够鼓起勇气,去探索未来的可能。在留学的过程中面对压力、想家,这些都是必然的,但是它能带给生命的改变也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