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从考古学到博物馆学 林家豪欲普及大马文史教育

林家豪近期积极推动大马文史普及教育,希望透过分享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乐趣,打破人们对博物馆只是展示传统文物、死板沉闷的刻板印象,鼓励大马人先主动走进博物馆。

报道:关丽玲 图:受访者提供
 
博物馆一定是展示考古出土的文物和标本而已吗?以展示技术为主的美术馆、科学馆就不涉及考古内容。博物馆除了展示的功能,还有扮演研究和典藏的角色。曾经担任大马华人博物馆执行主任林家豪,北京大学考古系毕业。他近期积极推动大马文史普及教育,希望透过分享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乐趣,打破人们对博物馆只是展示传统文物、死板沉闷的刻板印象,鼓励大马人先主动走进博物馆,促进本地打造优质的博物馆。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办公楼。该院设有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考古学(文物建筑方向)、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考古学方向)5个本科专业。
 
2021年4月底,林家豪卸下了大马华人博物馆执行主任一职。这两个月,他没有闲着,以文史工作者的身分,主讲两个系列线上课程,先是配合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由陈嘉庚基金举办的“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接着是即将于7月在迂野阁工作室开课的“解锁考古学”。
 
本地鲜少举行这类文史性质短期课程,在无法出游的日子,以线上方式学习或许可以深入认识。201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学士学位的林家豪,每次介绍自己是学考古时,对方的反应多半是“我小时候也想过当考古学家。”考古研究予人一种神秘感,他笑说:“受影视作品和网络小说影响,如《夺宝奇兵》(Indiana Jones)、《古墓奇兵》(Tom Raider)、《鬼吹灯》、《盗墓笔记》等等,很多人对考古学感到好奇,觉得很有趣。”
 
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 Albert Museum)某展区一角。
 
从小爱阅读、阅报、中学时期是常识比赛常客的林家豪,对文化、历史有浓厚兴趣。“在吉隆坡中华独中念书的时候,常参加常识比赛,学习过程中接触到大量的历史知识。看过
的报道、事件背后蕴含的意义和价值,都会去追踪这些知识内容,过程是其乐无穷的。”
 
原想读中医
对于自己的升学方向,他很早就有想法。初中时妈妈身体不好,林家豪原先想过念中医,学成可以照顾妈妈。到了高中,他确定自己始终喜欢历史和文化,校长建议他读历史系。他又想:念历史系的大马人有不少,会不会还有些工作需要有人填补呢?“考古学”是他心中的答案,决定往这条冷门路前进。“确定之后,整个高中生涯就变得有条理了 ,统考也不会很压力,对自己的目标清晰,就轻松了。”
 
林家豪说田野考古工作过程中常要日晒雨淋。图为考古发掘工作最重要的工具——手铲。
 
林家豪当年通过董总报读北京大学,3个志愿科系依序为考古系、历史系和中文系。北大每年年初会派专业团队来到大马面试申请者,林家豪通过面试成功获得第一志愿考古学系录取。2010年,进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修考古学,开始4年的中国留学生涯。
 
中国考古学与欧美大不同
北大考古文博学院设有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考古学(文物建筑方向)、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考古学方向)5个本科专业。林家豪解释,主修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学生在大一和大二是一起上课,都会学到考古和博物馆相关的内容,大三和大四才开始区分主修科,实习性质和场所也有不同。博物馆学生到博物馆实习,而考古学学生则参与考古挖掘工作。
 
关于考古学的种种,林家豪简略解说,中国考古学与欧美的不一样,中国考古学是从金石学演变,历史学角度为主。欧洲如法国很多的考古发掘是跟艺术史有关,美国则是隶属人类学。不同的国家学科分支不一样,造就了考古和博物馆的分界也有所不同。
 
林家豪(右三)毕业后返京探访,中为恩师沈睿文教授,现担任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其余为同门师兄与大学同班同学。
 
北大考古专业的田野考古涵盖新石器、夏商周到汉唐代的发掘。林家豪参与的是汉唐考古,挖掘汉代到唐代的遗址。林家豪说:“唐代以后的挖掘较少,宋代多是瓷器、窑址、沉船,尤其元明清一代,历史文献上的记载已经非常详细,那就不需要考古发掘来补充。”
 
考古工作开展时,除了前线考古发掘人员,现场有所发现可能需要跟动物学家、植物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合作,才可以完成一个考古项目。考古学学生也需要学习这些基础知识。
 
挖掘恐龙化石不归考古学家工作
“要厘清的是,很多人以为挖掘恐龙化石是考古人的工作,其实不是,考古人所做的都是跟人有关的事,恐龙时代是没有人的,那是属于古生物学家的工作。”地层是随着年代一层层地叠加,这称为考古地层学。考古学家挖掘人类存在的地层,是去不到恐龙时代的地层。
 
2018年,林家豪曾以马来西亚留华同学会副秘书长与马来西亚华人博物馆执行主任身分,受邀到北京参与国侨办活动,作为马来西亚代表发表汇报。
 
下工地前,考古工作者首先要有大量的知识累积。他们大学首两年上了很多课,比如他选修人体骨骼学,学习人体骨骼结构,因为考古发掘时可能会挖墓葬、殉葬坑、祭祀会挖到人殉,就要判断是人类还是动物骨头。
 
还有动物考古学,林家豪当时的熟悉程度可以判断动物种类的骨头残片,属于肢体哪一块骨头,动物是年老或年幼以及雄性或雌性。
 
考古系雖冷門但還是選擇了興趣
考古实习是林家豪留学生涯中最难忘的经验。北大考古实习期在大三第一学期进行,长达1学期,有半年的时间考古系学生需要逗留在考古发掘地。林家豪那届参与的是位于山东龙山的东平陵故城遗址初期挖掘。东平陵故城是篡夺汉朝政权的新朝皇帝王莽老家。从唐代到中国近代土地改革之前一直是荒地,土地改革后才推土做农田。
 
林家豪说,那里是一大片玉米田,等玉米庄稼收成后才开始考古工作。“所以我们的第一个工作是先采玉米,之后才挖掘。该地很早以前已发现一些城墙痕迹,只是没有大规模挖
掘。透过文献记载,用洛阳铲打探洞的结果,大概确定了位置考古挖掘就开始。”
山东省章丘东平陵故城建筑基址发掘工地,一共28个探方(各面积5米*5米)
 
半年实习期所做的工作很多。除了完成前期工作,林家豪和同学每人获分配5米x5米的探方,一直往下刨,这是最传统的考古方式。首1000年即明清时代的地层没有人用,没有任何发现,可以挖掉。林家豪挖到三十多cm就到了汉代地层了,他记得有的同学挖到2米才到。
 
中国现今注重抢救保护
“这就是考古好玩的地方,我们现在站着的地球表面,跟500年前的人站的地球表面是不一样的,土地不停有风土累积会越来越厚。例如,北宋的汴京就在现今河南开封地底下,要挖大概10米才到,因为过去曾发生多次黄河泛滥,带来大量污泥等因素。”
 
林家豪指出,很多人以为发现一个墓就必须挖掘,其实并非如此。中国现在的考古都是抢救发掘,比如说建地铁发现了古墓,就要抢救、保护和发掘,很少主动发掘。
 
华人博物馆于2018年正式开馆,展区按历史时间线规划,除了历史文物,还采用立体雕塑、微雕,实景重构结合(AR)技术,甚获好评。(图:本报资料中心)
 
“考古学的目的主要是要证实或推翻历史文献所记载的内容。考古工作难免会带来破坏,这不是考古的错,而是现有科技保护手段还不到位,任何不小心就会造成破坏。这也是为何秦始皇陵经过探测已知道底下还有东西但却不敢挖掘,因为没有能力保护。”
 
在考古挖掘现场,林家豪说基本上是分不清考古工作者和民工,日晒雨淋,是苦力活。生活在偏远小镇半年进行田野工作,林家豪体验到一般留学生涯没有的经验。他负责管理
大家的伙食,要到市集买东西,该地居民都是农民,保留了传统赶集的习俗,在固定的农历日子开市,让他觉得很有意思。
 
选择冷门的考古学,林家豪当初没考虑这么多,包括前途这回事。他认为,热门行业大家都抢着去做,但现实是现在读着的未必是以后的热门,未来的工作也不一定就跟大学所读有关,不如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系,发挥所长。
 
林家豪大学毕业后,回来先在隆中华教书,1年半后机缘下认识了已故丹斯里吴德芳,得知华总正筹备展示大马华人历史的大马华人博物馆。他很庆幸有机会在2016年1月加入该博物馆,参与创立的工作。华人博物馆于2018年正式开馆,展区按历史时间线规划,除了历史文物,还采用立体雕塑、微雕,实景重构结合(AR)技术,甚获好评。
 
华人博物馆加入科技互动元素,林家豪解释,博物馆摒除传统死板的展示方式,以此吸引年轻人关注。
 
2016年1月至2021年4月,林家豪担任马来西亚华人博物馆执行主任。
 
博物館不僅是漂亮『倉庫』
虽然已离开大马华人博物馆,林家豪希望接下来继续推动博物馆学。“我国缺乏一个真正成熟的博物馆和博物馆产业。我们出国旅行看文创、参观博物馆,难道在大马就不能实现吗?大马近10年是有博物馆和文物馆热潮,很可惜到最后沦为漂亮的‘仓库’,有人来才开灯开门,没人就关门。这是我们需要教育大众的,博物馆不仅仅是这样而已。”
 
往往旅行要游览的地方很多,导致逛博物馆的时间不足够,对于选择要参观的博物馆,林家豪的建议如下:
 
·到有历史底蕴的地方,建议去该地不错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参观。若有充裕时间,至少保留一天参观博物馆。
 
·大城市可选择世界级的博物馆,如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法国的罗浮宫。
 
·除了雕象,如维纳斯雕像可带来直观感受,著名的馆藏如蒙娜丽莎画像,肯定很多人潮,不一定非得去看不可。可以在家上网看高清版。
 
·参观前先做好基本功课,了解正在举行的展览,挑选感兴趣的。
 
·可下载博物馆App,根据兴趣挑选博物馆提议路线。

资讯链接

Copyright © 2019 Sin Chew Media Corporation Berhad (98702-V).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联络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