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希盟政府实行“零拒收政策”,目的是让包括自闭症孩子在内的特殊儿童,能够在公立学校接受教育。不过教育部现任副部长拿督马汉顺说,华社对特殊儿童教育的醒觉意识较薄弱,很多华裔家长不愿接受也不愿面对孩子必须接受特殊教育的现实。
趁着世界自闭症日(4月2日)即将来临,筆者且从公立特殊教育体系着眼,带你了解自闭症儿童能够得到哪些教育资源。
报道:梁慧颖
在谈论政府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哪些教育资源之前,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本地的公立特殊教育体系。本地公立特殊教育体系大致分为以下三大部分:
1.特殊教育学校(Sekolah Pendidikan Khas,缩写SPK)
·全国总共有28所小学和6所中学
2.特殊教育班(Program Pendidikan Khas Integrasi,缩写PPKI)
·附属主流学校,特殊教育班的学生与普通班级学生分开上课
·1582所小学设有特殊教育班,班级总数5562
·855所中学设有特殊教育班,班级总数4297
3.融合教育(Program Pendidikan Inklusif,缩写PPI)
·特殊学生被安排与普通班级学生在同一间教室一起上课
·融合教育又分全纳教育(Inklusif Penuh)和半融合教育(Inklusif Separa)
·3945所学校设有融合班*
·2401所学校设有融合班+特殊教育班*
自闭症通常被区分为“低功能”和“高功能”。大致上来说,教育部是根据自闭症儿童的能力来分发他们到合适的学校,例如学习能力佳的自闭儿,他们通常会被安排到融合教育班(PPI)跟普通学生一起上课;而能力一般的自闭儿则多数就读特殊教育班(PPKI);有严重学习障碍的自闭儿,则很可能会被分发到特殊教育学校(SPK)。
那么,自闭症儿童适合哪种教育体制到底是由谁来鉴定?这件事很大程度上是由医生决定,因为自闭症儿童在申请入学时必须取得医生证明书,由医生评估他们到底适合哪种教育体制。入学之后,学生会有3个月的试读期或观察期,以评估他们是否适合留在原来的班级上课。
*2020年数据
跟一般孩子一样,自闭症儿童在五六岁就可以办理入学手续,把表格交给县教育局或州教育局。至于需不需要事先申请OKU卡,不同教育局可能会有不同说法,家长在为孩子办理入学申请时,最好先问清楚教育局到底有什么要求。
自闭症儿童申请入学的程序大致如下:
取得医生证明书
↓
向县教育局/州教育局呈交申请表格
↓
县教育局/州教育局发出入学通知给家长及学校
↓
学生到校办理入学手续
↓
3个月观察期
无论小学或中学,特教学生都可申请延迟入学或延迟毕业,期限加起来不能超过两年。如果家长想让孩子延迟进入小学,最迟应该在孩子6岁就提出申请;如果想让孩子延迟进入中学,则最好在孩子小学五年级就办理手续。
对于该不该为孩子申请OKU卡这个问题,许多家长都感到很犹豫,因为他们不希望有了OKU卡后,孩子从此被标签为“Orang Kurang Upaya”。这种想法自有道理,不过如果家长想要为孩子申请每个月150令吉的特殊学生补助(Elaun Murid Berkeperluan Khas),那么就不得不帮孩子申请OKU卡了。
教育部特殊教育主任莎玛佐比丽到学校视察。(照片由教育部提供)
特殊教育班學生 也能根據能力參與政府考試
入学之后,自闭症儿童会面临怎样的学习环境?
先说特殊教育班(PPKI)。特教班附属于主流学校,也就是一般的中小学。为了学生的安全和需求考量,小学的特教班教室通常设置在底层,以方便学生出入不用爬楼梯。
特教班不只招收自闭症儿童,班上同学有的可能是患有唐氏症、注意力不足过动症或有读写障碍。特教班一般都是小班制,理想的师生比例是1对7,但一些热门学校特别是城市地区的华小,单单一个班级可能就有10位学生,几近饱和甚至爆满的状态。
课程方面,特教班的课程内容跟普通班级不一样,难度会比普通班级简单许多。以小学为例,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包括“马来文”、“英文”、“数学”、“资讯工艺”、“音乐”、“美术”、“科学、社会与环境”,另外还有一些自我管理课程,这些课程旨在训练学生的动作技能(Motor skills)和自理能力,例如“生活技能”、“行为管理”和“操作技能”。
除上课之外,学校还会安排不少的户外活动,比如游泳课、保龄球课及大约每月一次的一日游。冠病疫情暴发以前,学生的户外活动其实相当丰富,即便是城市学校,也会安排学生多去亲近大自然,例如参观动物园和农场,好让学生有更多不同的生活体验。
至于考试,特教班学生如果能力许可,他们可以报考小六评估考试(UPSR)、初中三评估考试(PT3)和大马教育文凭(SPM)这些大考。但如果能力跟不上,他们可以选择其他相对简单的评估方式,例如小学是PASR(Pentaksiran Alternatif Sekolah Rendah),中学是PASM(Pentaksiran Alternat Sekolah Menengah)。以PASR为例,学生有4个选项——烹饪、缝纫、饲养和耕作,他们需选择其中一项作为他们的主题,然后完成一系列任务,例如选择烹饪主题的学生,他们的任务包括设计菜单、做简报等等,校方以此评估他们对语文、数学、生活技能等科目的掌握程度。
我国实行2种融合教育
平时在学校,特教班学生跟普通班学生虽然共享一个校园,但他们基本上是分开学习,只有在学校周会和一些大型活动,比如歌唱比赛和新春大团拜,双方才会有交集。有些团体就认为,这样模式说穿了是一种隔离式教育,对增进学生群体之间的理解很不利,因此他们提倡另一种模式——融合教育。
目前,我国教育部实行的融合教育有两种,一种是全纳教育,另一种是半融合教育。全纳教育是指将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安排到普通班上课,他们将完全按照普通班的课表,与普通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一起学习。而半融合教育则是把特殊学生留在特教班,但是会根据个别学生的能力,安排他们跟普通班学生一起上一些特定的课,比如A同学特别有美术天分,校方就会安排A同学到普通班上美术课。
为帮助特教班学生适应普通班的教学,校方通常还会安排一位助教,陪同特教班学生到普通班上课。另外,校方也会在普通班里挑选学生担任特教生的伙伴,要他们成为特教生的学习好帮手。
另一方面,在中学阶段,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可考虑在中四入读特殊教育技职中学(Sekolah Menengah Pendidikan Khas Vokasional,缩写SMPKV)。这些学校提供的技职课程,一般都至少有第一级大马技术文凭(SKM)的水准,帮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
GENIUS Kurnia提供早期疗育服务
以上所说的都是小学和中学阶段的特殊教育,除此之外,一些公立学校的幼儿园也有提供特殊教育,目的是透过早期的治疗介入(Early Intervention,或早期疗育),尽早激发孩子在动作技能、知觉认知、社会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
另外,关于自闭症儿童的早期疗育,有一个机构不能不提,那就是GENIUS Kurnia。GENIUS Kurnia专门为2至6岁的自闭症儿童提供早期疗育服务,前身是PERMATA Kurnia,目前归教育部管。其位于吉隆坡冼都的中心2015年开幕,据说学额非常抢手,不是想进去就能马上进去。
总的来说,本地提供特殊教育的公立学校绝大多数都是国小和国中,华校相对不多,比如在吉隆坡,就只有三育华小和沙叻秀华小有特教班。然而,华裔家长通常都会首选华校,这导致一些热门华校的特教班学生人数,其实已经超过理想的师生比例。
某所华小的校长不禁感叹:“本着服务社会的理念,我们学校能收多少就收多少(特殊学生),但是太多的话我们也没办法应对,只好跟教育局说不要再安排学生来了。”
全国共有106所华小设立特教班,涉及的教师有388人,学生则有1942人。受访的校长希望有更多华小开办特教班,因为从近些年的趋势来看,有越来越多儿童在学习上需要特别的帮助和照顾。
“我们不是常讲学校应该有教无类吗?”这位校长说,办学者若是真的认同这个理念,就应该接纳包括自闭症儿童在内的特殊学生。
教育部問答錄(特殊教育)
问:全国目前总共有多少位自闭症学生在公立体制内?
答:截至2021年1月31日的数据,向教育部注册的自闭症学生总共有1万5271位。
问:自闭症孩子报名入学的程序?
答:自闭症孩子报读公立学校的程序跟其他学生一样,即幼儿园、小学一年级和中学四年级是在网上报名,而如果是其他年级,则必须备妥文件到县教育局报名。
问:如何鉴定学生是否适合就学?
答: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应该尽早接受评估,因为早期疗育对他们很重要,以减轻发展迟缓的影响。评估和早期疗育的工作需要各部门合作,尤其是教育部、卫生部和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
在教育场域,老师可以透过以下评估工具观察学生是否有特殊需求:
1.0至6岁儿童发展评估表
2.读写障碍评估表
3.学习障碍评估表
不懂如何为学生做评估的学校可以向邻近学校求助,或者向特殊教育服务中心(3PK)、卫生部和妇女部寻求帮助。学生接受初步评估后,将转介给3PK官员或医疗人员做进一步诊断。总之,如果想在公立学校接受特殊教育或得到政府援助,就需要由政府或私人机构的医疗人员、验光师、听力师或心理师做诊断。
(资料来源:教育部特殊教育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