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工商管理博士·MBA后的知识升级与自我超越

报道:本报 梁慧颖
摄影:本报 陈启基、蔡添华
 
工商管理硕士(MBA)日渐成为一个很普遍的学位课程,尤其那些想要晋升管理阶层的在职人士,如果想要进修通常都会想到MBA。
 
然而,如今的市场趋势越来越难以捉摸,若想要有所突破就必须提升知识、视野和格局,不能停在原地踏步。这是为什么很多人不满足于MBA学历,想要更上一层楼攻读工商管理博士(Docto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简称DBA)。
 
工商管理博士(DBA)是工商管理硕士(MBA)的进阶版,体现工商管理最高学术水平。 DBA和MBA最明显的一个区别,是DBA学生必须完成一篇数万字的论文,并且要能够提出独到见解和具有理论创新价值的研究成果。
 
除了撰写论文之外,DBA学生通常还是需要去上课,学习管理学的研究方法还有一些理论知识,例如组织行为学、财务管理和公司治理。目前我国有提供DBA课程的大学,通常都会要求学生完成8至10个学习单元或科目,每个单元会有个别的作业。
 
DBA课程一般为期3到5年,有些学生是一边上课一边写论文,这些学生如果一切顺利就能够比较快毕业,但也有些学生是上完所有课后才开始着手写论文,他们可能就需要比较长时间才能毕业。
 
修读DBA的人一般都有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读博于他们而言就是为了自我提升,或是想要通过学术研究来解决实际管理中的问题。不过如今也有不少年轻学生,在大学本科毕业后一路升读MBA和DBA,所以在同一个DBA班级里,学生年龄的跨度可以很大,有二十多岁也有五六十岁的人。
 
读DBA未必要有MBA学位,只要有硕士学历,无论哪个学科领域,许多大学都会考虑录取。但DBA学生起码要有很强的英文能力,因为本地DBA课程多是以英文授课,论文也都以英文书写。
 
在管理学科,最高学位除了DBA之外,其实还有一种管理学博士学位PhD(Doctor of Philosophy)。这两者都是博士学位,但PhD偏重纯理论研究,许多读PhD的人毕业后走向学术这条路,而DBA相对之下会把理论和实践结合得更紧密,更多时候是要解决实际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何健鸿说,攻读DBA除了要吸收知识还要开创知识,有助于提升他的思维和格局,帮助他做出重大决策。
 
知识永远不够·DBA助提升学问上的高度
很多人也许要问,管理不是应该靠经验吗?为什么还要花几年时间去读一个博士学位?
 
目前在网络安全公司任职商务总监的何健鸿(45岁),先后在世纪大学(SEGi University)攻读MBA和DBA,不久前刚完成DBA论文答辩。关于为什么要读DBA,他说,MBA比较像是去学习一门知识,而DBA是通过做研究来开创知识,能够帮助他把视野和格局提升到一个新高度,用不同思维去思考问题和做决定。
 
虽然MBA教育足以帮助学生成为更好的经理人,但他说现今世界变化迅速,每天都有新鲜事发生,所以知识永远不够,经理人必须不断自我进化,特别是那些需要做重大决策的高阶经理人。
 
不久前,他才刚加入目前任职的这家网络安全公司,之前是一家跨国化学品公司的马、新、柬埔寨区域经理。因为拥有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经验,所以不管他到哪个领域都游刃有余。
 
DBA学生除了有像他这样的商界主管之外,也会有一些其他领域的人才。像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拿督郑大勇(39岁),他的本科和硕士都是法律学位,来到博士阶段则选择了DBA。
 
在我国法律界,他至今还未见过有其他律师同样攻读DBA。而他当初之所以选择DBA,原因之一是他处理很多跟企业和商务法律有关的事务,促使他想要对工商界有更深入了解。他说:“如果律师有商管背景,能明白生意人讲什么东西的话,可能在沟通和了解方面就会占优势。”
 
郑大勇的DBA论文是研究企业文化和领导风格如何影响本地专业事务所的团队,研究对象包括律师事务所和会计事务所,从职员的年龄、性别和领域去分析何种企业文化和领导风格较受欢迎。其中有几个研究结果值得注意,例如企业如果崇尚好勇斗狠的文化,年纪越大的员工就会越抗拒,以及会计行职员对这种文化的接受度,往往会比律师行职员来得更高。
 
对郑大勇来说,这篇论文不纯粹只是一项学术研究,对他本身和企业其实也有实际帮助,譬如当他知道哪种企业文化最有效之后,他就依此调整他的领导风格和公司文化,把研究成果实际应用在团队管理上。
 
拓展人脉资源
何健鸿的DBA论文则是关于本地的中小型企业,可以如何通过“共同创造”来增强竞争力。他对这个题目有兴趣,因为中小型企业对我国无论是国内生产总值或是就业机会都有很大贡献,他想要研究中小型企业能够如何创造更大价值。
 
为了这项研究,他阅览无数期刊、文献和书籍,单单论文的参考资料就超过300笔。在阅览资料的过程中,他也不知不觉吸收了许多知识,这是读DBA的其中一个收获。
 
此外,他觉得读DBA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认识从事其他行业的同学,并且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新知及洞悉其他行业的趋势。读DBA可以提升视野和格局,一部分就是来自这些同学的经验分享。
 
另一方面,读DBA不完全只是做研究和写论文,他前后还用了一年多时间,持续每个周末去大学上课,完成校方规定的大约10个科目,例如组织行为学和全球商业战略。他说,这些科目的教学内容多以案例为素材,学生需模拟实战,针对案例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律师郑大勇选择攻读DBA,在本地法律界实属罕见。他目前除了是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也是中国西南政法大学和海南大学的客座副教授。
 
 
读DBA的挑战
说到读DBA的难处,何健鸿和郑大勇首先想到的都是时间管理问题,因为除了进修之外,他们还需要兼顾工作和家庭,如何分配时间于是成了一个很大的挑战。
 
郑大勇表示,最辛苦其实是写论文的时候,因为他当时经常只能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写作,但那段时间往往是最疲累的时候,要保持写作状态很不容易。 “虽然也曾想过不如就一个月不上班,把自己关起来专注写论文,可是因为公事忙所以办不到。”
 
那段时期,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社交应酬,几乎每天就捉紧晚上10点到凌晨两点这段时间写作,这种日子维持了差不多一年半才好不容易把论文完成。
 
他说,读博士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非常考验毅力和耐力,不是每个人都能跑完全程。许多人读到一半就放弃,但半途放弃的话,就会把之前原本可以花在工作上的心思与精力,还有跟家人朋友相处的时间都白白浪费,最后变得两头不到岸。这是为什么他提醒有兴趣攻读DBA的人,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要读DBA,一旦报读就要尽力去完成,这样所有的牺牲才会是值得的。
 
何健鸿则建议有意读DBA的人,最好先想想对哪个课题感兴趣,避免开学后还对研究方向毫无头绪。另外,他也提醒在决定研究题目时,应该确保这项研究是可行和能够取得数据的,以免当实际展开研究时才发现无从着手。
 
在全球受到冠病疫情冲击的当儿,郑大勇认为如果条件许可,例如工作和薪资都稳定的话,不妨考虑趁此时去进修。他觉得现在其实是进修的好时机,因为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再怎么拼也很难有所突破,不如就花一些精力去提升自己,为将来做更好的准备。
 
 

资讯链接

Copyright © 2019 Sin Chew Media Corporation Berhad (98702-V).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联络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