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本报 关丽玲
有关单位提供
为了灌输大马人使用互联网的正面和安全意识,马来西亚脸书(Facebook Malaysia)与“为大马而教”(Teach for Malaysia, TFM)日前展开合作,推介“We Think Digital”数码公民培育计划,并获得教育部的支持,全国推广数码素养课程。
“We Think Digital”为一项全球性数码素养计划,目的是要让所有网络用户都能借由课程,培养使用者的自我思辨能力及深思所分享的内容。课程中的学习资源为互联网新用户乃至生在数码年代的数码原住民所设,脸书将与各单位专家合作,为全马青少年、学生和老师举办培训课程。
马来西亚脸书与TFM合作的“We Think Digital”试行项目已经在槟城、吉隆坡、柔佛、砂拉越和沙巴等6所学校成功举办虚拟培训课程,受惠学生多达950名。此计划预计于2021年4月前培训2500名学生。
马来西亚是全世界广泛使用社交平台的国家之一,基于新用户越来越多以及网络使用时间越来越长,有必要提升使用者的数码素养,成为负责任的数码公民。
大马数码公民计划将提供4个主题式数位素养课程,涵盖隐私、资讯安全、保安、数码论述、了解自己的数码足迹等等。
4个主题如下:
●什么是互联网?
介绍和解释互联网和社交平台如何运作以及数码公民的重要性。
●我身在网络世界:
学习确保网络使用安全和保安,懂得管理自己的数码足迹以及保护自己的数码身分。
●成为一名思辨能力者:
学习辨别不同资讯及发挥批判性思维,在网上沟通时具有同理心。同时也掌握识别错误资讯的技巧。
●我身为一名数码公民:
认识数码公民的权利与责任,尤其在数码论述和互联网理念,懂得接纳“异见”、网络礼仪、成为尊重知识产权的创作者。
配合“We Think Digital”的推介,大马脸书安排了一场座谈,邀请脸书马来西亚区经理总监陈秋燕、TFM特别项目主任罗权明和学校老师兼We Think Digital培训员骆志豪,分享如何赋予青少年驾驭数码世界的技能,由Undi18组织项目经理罗希妮主持。
脸书马来西亚区总监陈秋燕。
■为什么要向青少年灌输数码素养?
陈秋燕:年轻人是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大量使用者,因此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的数码公民非常重要。青少年在发挥数码知识和技术的同时,他们也可以成为提倡者,教育家长和朋友,一齐培养负责任的数码公民。
作为社交平台,脸书最大的责任是确保学生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使用,我们无法容忍任何伤害孩子的行为。杜绝方法包括拟定政策,提醒跟陌生人的互动、限制敏感资讯、举报和检视工具等等。脸书设有儿童网络隐私保护机制,即13岁及以上才能注册脸书账户。脸书的安全中心有特为家长和青少年而设的内容,提供家长如何引导孩子使用社交平台的资讯。
为大马而教特别项目主任罗权明。
■为什么建议在学校课纲上加入数码素养课程?
罗权明:TFM的宗旨是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领袖,因此数码素养的培养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未来是相当重要的一环。未来将会越来越多学生使用社交平台,要如何使用及有效使用,是我们很关心的,除了使用方面,也包括了软技能如同理心、批判性思维。 TFM的服务范围以弱势社群如B40群体为多,发现很多人在数码环境缺乏这方面的醒觉意识,因此有必要灌输数码素养。
在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阶段中,打造一个安全空间让他们反映、提问是很重要的。我在开始使用社交平台时是没有任何的引导,都是自己摸索出来。虽在社交平台创建自己的社群,课纲包括数码素养的宣导是必须的,尤其在疫情之下,学生在网络的时间更长。
至于信任是双向的,无论是学生、家长或教师都要彼此给予信任,共同创造健康的社交平台。
We Think Digital培训员骆志豪。
■家长和老师在监督孩子使用社交平台,有什么建议?
骆志豪:根据数年前的世界经济论坛提到,21世纪必备的5项技能(4C1V):合作(Collaboration)、沟通(Communication)、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创意(Creativity)和价值观(Value ),我认为都适用于数码知识。
我们教导学生如何接收海量的网络资讯、新闻、留言中发挥思辨能力,懂得分辨对错、内容之好与不好以及资讯接受需求。
他们也是内容创作者,因此需要创意,创作有意义的内容可为社会带来正面影响。我们不是机器,身为人类,在分享和留言时会为他人着想,懂得尊重和顾及他人感受。
我只想送一个词给家长:信任。大部分的家长不是诞生于社交平台时代,有时候我们需要信任孩子,当看到孩子在玩手机时,家长很容易断定孩子是在玩游戏而不是念书,这都是刻板印象。
现在手机可以做很多事,他们可能在使用手机学习,在信任孩子的前提下,不如先关心孩子,这或许引起更多的话题,孩子肯定愿意分享,从中就可以做到监督孩子在社交平台的行为。
要是缺乏信任感,孩子是不会报告他们在做什么,这潜在的风险更高。有时家长不善于使用科技,把孩子当大人或朋友,孩子往往会是更好的老师,一起学习和成长。
站在教育前线,我观察到学生感到压力和忧郁,原因在于网络霸凌。就算只是一般的留言,但留言的方式却伤害到他人,造成网络霸凌。因此,师长不仅要教导学生如何保护自己,也教他们如何分享和留言,分享之前不妨多想会否造成别人的不安。
我希望教育界可以考虑和讨论让学生带科技产品到学校,我们可以教他们如何有智慧地使用。学校之所以会禁止学生带科技产品,就是因为不信任学生。信任会带来力量,前提是要先有好的观念,经过调整,整个制度才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