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除了展现一个国家的文化特色,还蕴藏着历史轨迹,不过随着城市化发展来袭,许多具备本土特色的建筑逐渐摧毁,亦无被好好记载。
VERNADOC(Vernacular Documentation)通过实地考察,利用基本建筑技术测量,再以手绘方式,记录下一栋栋值得保存的本土建筑。
VERNADOC从芬兰起步,由芬兰建筑师Markku Mattila发起,于2005年举办第一场VERNADOC国际营,召集对本土建筑保存感兴趣者,一起运用基本技术实地收集数据和资料,来亲手绘制出建筑实测图。
其初衷在于期盼业主及社区居民因而受启发,意识到产业的珍贵价值,进而加入保存建筑物行列。
宋康伟在泰国发现VERNADOC作品,被深深吸引,并将此概念引进我国,以提升本地人对本土建筑保存意识。
8年前,Suriwong Marketing营销总监宋康伟到访泰国时,发现VERNADOC作品,被深深吸引,“我当下反应是怀疑,不相信作品用手画,还用手机拍照,反复放大来看。”
后来,他结识到泰国VERNADOC负责人,一直希望把此概念引进我国,却苦于找不到单位承办,直至去年,公司管理层愿意以企业社会责任形式赞助,VERNADOC Malaysia方成形。
VERNADOC Malaysia于去年举办展览,展示来自泰国的作品,介绍此概念给本地人认识,而今年3月,还举行了为期两星期的ASA×SRW VERNADOC国际营。
11位来自泰国、法国、葡萄牙和本地的建筑师及建筑相关专业人士,以建立于1930年的双溪毛糯麻疯病院“希望之谷”为记录对象,探讨古迹保存与发展共存的可能性。
他说,国际营参与者属自愿参加记录工作,因此主办方会承担参与期间的住宿和膳食费用,以及提供简单的测量及绘画工具,参与者只需负责自己到营地的交通费。
至于两星期的国际营进行模式为,参与者于第一个星期实地测量,并以铅笔现场绘画建筑,接下来一个星期,则用针笔给画作着墨,到了最后一天,会在营地或附近举办展览,展示成品及与大众交流。
电脑绘制生硬,借手绘保留细节
此次的希望之谷之旅,参与者们以不同面向,画出社区里的其中两栋建筑,分别是以木制成的房子,以及“改良会”,也就是当地居民的活动中心,让大众透过实测图,看见该地独有的建筑设计与结构。
“相比起欧洲,亚洲的本土建筑元素更为丰富,多数欧洲建筑以砖块建成,呈现出来的效果没那么生动,但亚洲建筑材料包括木材、水泥、砖块、锌板等,且有不同种类和建造方法,可从中学习不少。”
参与者除了透过实地记录,了解希望之谷房子的结构,如何随着时代演变而产生变化,亦亲身体验了当地社群的生活和文化传统,甚至与居民建立起感情。
“我们跟当地一位阿姨相处了两个礼拜,她很热情,买糕点、水果给参与者吃,冰箱里还塞满饮料,让他们喝,大家培养了感情,最后一天都忍不住哭。 ”
黄君武是本地建筑师,曾参加泰国及印尼的VERNADOC国际营。
黄君武修读建筑系出身,是本地参与者之一,他分享说,参与者都尽可能还原房子当时的状态和摆设,作品之所以用手绘方式呈现,是因为电脑绘制效果相对生硬,而且会忽略掉细节。
“我们画的尺寸的确是房子的真实大小,以比例缩小的手法,如1厘米相等于100厘米,将房子大小如实画在纸张上。”
他亦曾参加在泰国和印尼举办的国际营,“过去经验中,有参与者因压力当场哭出来,完成后却会有满足感,下次依然想去,还可以结交到来自世界各国的新朋友,互相交流,至今仍保持联络。”
与时间赛跑,赶在建筑消失前留档
VERNADOC Malaysia目前计划至少一年举办一次国际营,待收集到100张作品时,将出版成书籍。黄君武说,尽管我国不乏本土建筑,但很多已被拆除,现在如同跟时间赛跑,不知道这些建筑何时消失。
宋康伟透露,之前有人要求帮忙记录因捷运计划,而要被拆除的甘榜峇鲁房子,“这些房子至少有百年历史,都值得保存,就算建筑不在了,至少通过VERNADOC记录,日后还有档案供参考。”
然而,他们仍在寻找赞助给下一场国际营,“泰国方面有建筑协会支持,而且网络大,不止在曼谷,清迈和其他地区也有,有时一年会举办6次国际营。”
他说,现时有不少人,多数为退休建筑师及大专院校生传电邮询问,下一场国际营何时举办,想要参加。
“我们很努力找着赞助,其实费用不大,一个人两个礼拜的花费,大概介于1200令吉至1500令吉,视乎营地在城市抑或乡村地区,希望有企业能以企业社会责任形式赞助我们。 ”
林滢汐也是本地建筑师,参与了3月举办的ASA×SRW VERNADOC国际营,此为她的作品。
参与者使用的测量与绘画工具。
参与者从不同面向手绘建筑,尽可能还原房子当时的状态和摆设。 (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