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10华团:应一纲多本 小学历史课225项错误

10个华团针对小学历史科学习标准及课本内容事宜发表联合声明。前排左起为阮涌俰、莫泽林、刘志文、陈耀星、陈大锦、王鸿财、李金桦、陈亚才、陈鹏仕、柯文焕。


在四年级历史课本中,有关中国人前来马六甲王朝经商的插图出现错误。当时正值中国的明朝
时期,但相关的中国人却是清朝的装扮,并留有辫子,与事实不符。


在五年级的华小历史课本中,“Hamba”被翻译成‘奴才’,和原来的意思相差甚大。

 

马来西亚华文理事会连同教总等共10大华团指出,2014年开跑的小学标准课程(KSSR)的历史课本出现多项史实错误,且内容过于单元化,因此建议教育部以“一纲多本”的模式编定,并将来自各族与背景的历史学者纳入“小学历史课标准和课本委员会”。

根据历史学者研究的统计数据发现,四年级历史课本共有73项错误、五年级历史课本有131项错误,而六年级历史课本则有21项错误。
“检讨小学历史科学习标准及课本内容工委会”联合主席李金桦校长今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教育部从2017年开始进行检讨与修订(Semakan),并在今年检讨与修订四年级的历史课纲,于是华理会连同教总等共10个华团议决趁着这个时,将该会多年来针对小学四、五及六年级历史课本的研究成果与建议提呈予教育部。
不符培养团结友爱目标
李金桦也是教总历史课本专案小组召集人,他说:“小学历史课本出现种种问题,这不但无法有效向新生代灌输正确的历史观,反而造成严重的误导。这与教育部要通过历史科的教学,来促进各族群新生代相互了解,以及培养团结友爱的目标背道而驰。”
他说,我国是个多元种族、语文与宗教的国家,有着相较复杂的实际状况,然而华小和淡小的历史课本以直接翻译国小历史课本内容的方式编定,因此内容过于单元。
他举例,在四年级历史课本“个人生活情况”单元,以一名马来同学为例子,因此每天祈祷5次是这名马来同学的生活习惯。然而,由于华小和淡小直接翻译国小历史课本,因此华小生和淡小生在历史课本上,只接触到“马来同学每天祈祷5次”的例子。
“这是一纲一本的问题,所以我们建议一纲多本,也就是各源流学校可以使用更多其他种族同胞的例子,以展现多元的特色,而不只是单一族群的生活习惯。”
近期要求与教长会面
李金桦说,该会将在近期要求与教育部长会面并提呈备忘录,同时也将提呈副本予教育部副部长及教育总监。他指出,该会也将举办全民的“小学历史课纲论坛”,并邀请来自不同种族与文化背景的学者、学校校长及老师等参与,以找出适合我国多元文化、种族及语文学习环境的课纲。
“第三,教总和华理会在其他华团的资助下,到全国各州为华小历史老师举办‘历史科教学说明会’。
“这是因为很多华小历史教师不是主修历史的本科生,因此迫切需要历史专家与学者讲解及指出更加明确教导历史的方法。”
他说,该会希望透过上述3项举措达到2个目的,首先是要为有着多元种族、文化与宗教的国家树立历史课纲的典范,第二是希望我国的孩子对国家与世界有更全面与正确的了解,而不是孤立思维的井底蛙。
历史与道德教育课纲重复
另一方面,李金桦说,由于国小生与华小及淡小生不同,前者没有道德教育这门科目,以致以一纲一本模式编定的历史课本,加入了许多如和谐、合作、礼让等公民意识与道德价值观的内容。
“如和谐、认识我的家庭等内容出现在道德课本里,也出现在历史课本里,华小和淡小生重复学习两次。这个问题也可以透过一纲多本的编定方式解决。
“我们这次的首要目的就是要他们修改课纲,因为课本是根据课纲编写,就算文字和插图都很好,课纲没变,课本就不会改变。”

彭德生:五年级有131处错误
华理会副主席彭德生说,四年级历史课本的73项错误,包括了15项史实及插图等内容的错误,以及58项语法及文字的错误。
他说,在五年级历史课本方面,内容的错误有9处、翻译错误有31处、语法与文字错误有75处、不完善及需要修正的部分有16处,总共131处错误。
“一本课本有131项错误是不可思议的。由于错误太多,我们提呈建议时一本建议书不够,分为两册提呈,其中包括了插图与文字该如何修正的建议。”
他说,六年级历史课本的错误相对较少,只有21处。
“这些错误显示当初编写课本时不够严谨,甚至可以说,专业度是备受质疑的。”

陈大锦:促客观修订反映多元
董总主席陈大锦促请教育部课程发展司认真研究今天这一份建议书,客观修订华小历史的课标,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历史课程更全面反映我国是一个多元性、多民族共存共荣的一个事实。他指出,历史教师不足主要是因为华小欠缺大学主修历史科的老师。

陈亚才:内容偏离历史知识
历史学者陈亚才指出,现有的历史课本在本质上并非纯历史,因为当中的一些内容偏离了历史的知识,参杂了太多公民教育及道德教育的元素和价值观,这会让小学生对历史的认知产生误解。他说,经过研究,发现有关历史课本基本上有几个重点,第一个是针对内容问题,即内容过于单元化;第二是内容的史实有问题,比如说明朝的时候穿的是清朝服装;第三是和历史无关的内容占了很大比例,比如说“我的家庭”、“礼貌”等等,这一些其实和历史没有关系。
他进一步说,第四是因为历史课本是由马来文翻译成中文和淡米尔文,完全遵照马来文的版本,所以翻译的过程中,一些翻译的字眼不恰当。
‘Hamba’翻译成‘奴才’不当
他举例,‘Hamba’是丞相对苏丹比较谦卑的称呼,但中文翻译成‘奴才’,意思相差十万八千里。 ”
陈亚才提及,在四年级的历史课本中,和历史没有关系的内容也占了一个比例,比方说历史课本提到《珍惜时间》、《认识自己》、《我的核心家庭》、《马来西亚家庭成员的称呼》;一方面内容非常的单元,第二个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说,这些和历史没有关系。
陈亚才指出,“郑和下西洋”不是华人问题,是一个国际史实,无论从航海学或国际外交,都是一个重要的历史篇章,可惜课本里却没有提到。
忽略甲王朝与明代关系
此外,陈亚才指出,在课文内容方面,四年级的历史课本内容谈到马六甲的显赫人物,但却只注重拜里米苏拉、敦霹雳和汉都亚三位历史人物。他指出,除了谈这三位,也应该谈苏丹满速沙的功绩、马六甲王朝和明朝的联系、郑和下西洋来到马六甲等等。
此外,陈亚才指出,在谈马六甲王朝以及其对后来的深远影响,最重要的是马六甲王朝和中国明代的关系。
“这个明代的关系也建立了今天的马中关系,但这么重要的史实在课本里面没有出现。”
六年级历史课本提及李宗伟
他也提及,在六年级历史课本的《单元七:体坛成就》,详细列了各个项目,包括李宗伟也榜上有名,但这个和历史没什么关系,因为他是当代的。
“还有经济活动,也是没有什么关系,除非是历史的经济活动;当代的经济活动实际上和历史比较没有关系。”
另外,他指出,五年级历史课本谈到国家独立的斗争,是要让学生认识国家伟人对抗外来殖民的斗争事迹,从而启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和培养国民意识。
“但其内容只聚焦于反抗殖民势力的入侵,对于在日据时期,我国各民族抗日的英勇事迹却只字不提。”
出席新闻发布会有教总副主席李毅强、执行长叶翰杰、高级执行员余裕忠、华理会执委刘荣禧、中央委员杨才国、何广福、华总副总秘书拿督陈耀星、教育及人力资源委员会主席刘志文、校友联总会长陈鹏仕、留台联总副会长柯文焕、林连玉基金会主席刘志文、副主席姚丽芳、留华同学会会长莫泽林、副会长林国元、副财政刘保信、华社研究中心研究院阮涌俰、庄仁杰、独大有限公司副财政陈炳钟、历史学者专家廖文辉博士。

 


王鸿财(左二)及其他华团领袖呼吁教育部成立一个涵盖各族历史学者、团体及各源流小学代表的“小学历
史课标和课本委员会”。
左起为陈大锦;右起为陈亚才及李金桦。

王鸿财:华教人士纳历史科委会
建议呈教部无下文
“检讨小学历史科学习标准及课本内容工委会”联合主席兼华理会主席拿督王鸿财说,该会2014年首次提呈相关备忘录予时任教育总监丹斯里凯尔时,后者虽有意将华教人士纳入教育部历史科委员会里,但是后来不了了之。
他说,教育部在该会首次提呈备忘录后,已针对一些插图与用字上的技术错误作出修整,但是整体课程纲要仍保持不变。他说,该会也曾与课程发展司及国家语文出版局等单位商讨有关历史课本的问题,但是所有相关单位皆表示无权修改课程标准与课本内容。
“我们认为事态严重,因此邀请了6名历史学者及督学审查历史课本内容,发现内容有许多插图、语法及翻译的错误,而且华小的历史课本的文字、插图、故事及例子皆直接翻译国小的历史课本、以国小单一种族为准,并没有完全反映我国多元种族、文化及语言的实际情况。
应让历史回归历史
“我们知道教育部从去年开始检讨及修订KSSR,并将在2020年推出新的四年级历史课本,因此我们将再次提呈全面的修订与建议,希望新政府新希望,能让历史回归历史,不要拟造历史,影响后代。”
他说,历史不止是一门科目,更记载了国家独立前后的事件、代表性的人物,以及国家建设过程的来龙去脉,对后代影响深远。
“若历史课本遭扭曲、改写或单元化,将造成很多混乱,使年轻人不认识真正的马来西亚历史,也将导致改写的历史成为以后的历史。”

陈大锦:关注缺历史教师
董总主席陈大锦强调,董总认真看待历史教师不足的课题,而历史教师不足主要是因为华小欠缺大学主修历史科的老师。
“第二个原因就是毕业于华小师范的历史教师人数不足,不能全面分配到全国的华小。”
他在“检讨小学历史科学习标准及课本内容”记者会上,希望家总和华理会能够到各州举办华小历史教师在职培训的工作。“董总也会全力支持与配合,办好这个培训课程,让华小教师全面掌握历史课程内容,胜任教导历史的工作。”
陈大锦说,董总非常关注华小的历史科,也全力支持教总和华理会提出修改历史课本的建议。他说,打从2014年开始,教总和华理会就一直正视华小历史课本的错误及小学历史课本的不足之处,期间还为华小历史教师开办了培训课程。
他促请教育部课程发展司认真研究今天这一份建议书,客观修订华小历史的课标,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历史课程更全面反映我国是一个多元性、多民族共存共荣的一个事实。

 

资讯链接

Copyright © 2019 Sin Chew Media Corporation Berhad (98702-V).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联络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