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复课后的当务之急

报道:梁慧颖

我国即将迎来实体复课,虽然暂时只涉及部分学校和班级,但全国复课是迟早的事,学生总有一天会重返校园。
 
这不是我国第一次复课,究竟过去几次停课和复课的经验给予了我们什么启示?而这一次复课,又有什么事情是我们应该注意呢?
 
2020年当我国学校第一次全面停课时,很多人都以为那种日子只会很短暂,学生很快就能回到学校。可是一年又一年,经过多次停课还有长时间线上教学后,学校还有可能完完全全恢复以往那样的教学模式吗?
 
对于这个问题,董教总华文独中工委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黄祯玉直言不会,因为过去一年多的线上教学经历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学生在这段时期掌握的技能和认知不会因为学校重开而从记忆中删除,所以肯定会对他们日后的学习产生一些影响。同样的,老师在这一年来也掌握了不少新技能,当哪天学校复课时,相信他们也会沿用这些技能,因此一旦学校重开,课堂教学将会有所变化。
 
当教学模式发生变化,所谓复课也就不只是重新打开校门,让学生回到教室上课那么简单,我们还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意义,以及从过去的复课经验中学习,为下一次复课做好准备。
 
黄祯玉说,复课后优先应该关注的是态度这个部分,也就是学生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能力、对
待学习和生活的态度等品格心性。(照片来源:本报资料中心)
 
建议1
复课后不应一味赶教学进度,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事
华校提倡六育并重,也就是德、智、体、群、美、劳应该得到均衡发展。学校停课期间,智育这部分相对没有太大问题,因为透过线上教学,老师仍然能够扮演传播知识的角色,甚至黄祯玉听说有些老师进度超前,因为在线上他们不需要花时间管理班级秩序,所以能够更快把该教的课都教完。
 
然而,很多人认为线上教学无法取代实体课,原因在于线上教学虽然能够传授知识,但是德育、体育和群育这3个部分无法通过线上教学来实现。黄祯玉举例,像学生排班做值日生这件事,在线上就无法落实,但我们可别小看这件事,因为做值日生包含了品格教育、群育和公民教育的元素,学生从中学习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分工合作,这件事唯有回到教室才能够进行。另一个例子是体育,体育讲求合作与竞争,但这些统统难以在线上实现,“所以如果从六育这个层面去看,停课对智育以外的其他领域都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陈嘉怡说,学生如今可以很容易从网上学习新知,所以未来的课堂将变得不一样,会有更多协作
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照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建议2
关注弱势家庭学童
经过一年多的线上教学,许多老师都明显感受得到线上教学拉大了学生差距,尤其年幼学童还有弱势家庭学童受到的影响最大。
 
以陈嘉怡的观察,她觉得条件好的学生、自律的学生、有家长督促的学生,无论网课或实体课对他们来说都不是大问题,可是弱势家庭的学生,他们现在的处境跟前述所指的那些学生仿佛出现断层,有些学生甚至成了线上教学的失踪人口。当她私底下去找这些学生聊天,这些学生都说他们跟不上班上进度,觉得自己很没用,自信心非常脆弱。因此如果哪天学校重开,她认为校方应该多加关注这群掉队的孩子,帮助他们重拾自信和学习兴趣。
 
另外,林美琴说,特殊学生也是需要关注,老师在远距教学期间比较注重他们的聆听和理解能力,一旦恢复实体课就应该加强他们的书写技能。当然更重要的是,特殊学生阔别半年回到学校时,校方必须协助他们重新适应生活作息和上课方式,尤其有些学生缺乏自理能力,校方应该给予他们更多帮助。
林美琴认为学校一旦复课,要怎样在严格遵守防疫措施的情况下让学生互动,这就考验老师设计
活动的能力了。(照片来源:本报资料中心)
 
建议3
教学法必须改变
过去一年多,大家通过线上教学发现网上其实有很多免费的学习资源。当知识唾手可得,老师的角色就需要重新定义。
 
林美琴认为,线上教学无形中促使大部分老师都掌握了数码教学技能,懂得以动画和游戏来辅助教学。当学生习惯了这种教学方式,或者说胃口被养大了后,一旦回到学校上课,老师就不能再用以前那种照本宣科的方式来授课,否则学生可能会兴味索然。
 
陈嘉怡也认同,以后的课堂将会变得不一样——从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变成会有更多协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她说:“小朋友很厉害的,老师只需要做引导,告诉他们什么网站,他们就会去搜寻。这些网上有的知识,他在线上就可以获得,可是探究式学习,比如做project、做实验、谈知识的运用,这些就需要回到线下了。”
 
以前我们常说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但这句话常常沦为口号,无法在课堂上真正落实。如今在疫情催化下,我们总算半推半就地走向教育改革,但如果实体复课后一切打回原形,那无疑就是开倒车了。
 
 
建议4
凡事要有备案,做好长期抗疫准备
只要疫情没有结束,我们就不能保证可以从“停课—复课”的轮回中解脱,所以无论教育部或校方都必须有备案和清楚的指引,以便万一又停课,大家能够马上从实体课的模式切换至网课模式。
陈嘉怡说,去年第一次停课时,大家都很仓促,好像赶鸭子上架,资源不多且不够集中。到了第二和第三次停课时,大家才比较有经验,可是这不表示我们可以安于现状,因为疫情看来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说不定未来有的地区会随着病例增加而又突然停课。
“我觉得停课复课有可能会成为一种常态,万一真的又停课,我们是不是第二天可以马上持续学习?”她认为,无论老师或学生都得习惯线上线下混成学习,一旦发生状况,大家能够快速切换上课模式,处变不惊。
 
建议5
亲师沟通很重要
“以前孩子在学校学习时,很多家长都看不到孩子的学习问题,可是他们现在可能终于感受到了。”
 
陈嘉怡的这番话相信是许多家长的心情写照。许多家长因为陪伴孩子上网课,才比较了解孩子平时在学校学些什么,以及孩子上课的习性和态度。但这种程度的了解是不足够的,因为一旦孩子回去学校上课,那可能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未来教育现场会变得怎样我们还无法确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家长想要帮助孩子适应疫后的学习,就应该跟老师多一点沟通,别以为复课后就可以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回给学校。
 
線上學習是回不去的新常態嗎?
去年疫情延烧全球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秘书长特别顾问安德列·史莱贺曾经说过,大规模停课对于教育界来说是一种“破坏式创新”,即使疫情过去,整个教育界也将转变,“再也不回去了”。
 
今年,我国学生在线上学习的时间比到学校上课的时间还要长,未来线上学习有没有可能取代实体学习呢?
 
对此,黄祯玉认为,我们虽然能从网上得到很多学习资源,可是得到这些学习资源不等于得到教育,因为像品格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始终必须回到人与人的真实互动中去培养。换句话说,线上学习无法取代实体课,尤其在德育、体育和群育的部分。
 
无论如何,这一年多来的线上学习经验肯定会影响日后的课堂教学,重点是我们究竟从这一两年的经验中学到了什么。
 
她说:“今天如果我们还是觉得回去学校就是打开课本,老师从第一节讲到最后一节,那我想我们并没有从这次停课经验里学到什么东西。”说得更重的话,“等于浪费了一场危机。”
 

资讯链接

Copyright © 2019 Sin Chew Media Corporation Berhad (98702-V).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不得转载

联络我们